前言:
日本一向是知小禮而無大義的國家,謀自利而又無仁信,經常幹些損人不利己的事,但有時候聰明反被聰明誤,日本也正是因爲太會“算計”,反而讓我國坐收了漁翁之利,甚至解決了困擾我國三十年的難題,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?
艱難的製造:
一切還要從上個世紀,新中國剛剛成立說起,當初我國雖然在國際上立住了腳跟,但還沒有立穩,國家正是百廢待興,一窮二白,經過了連年戰亂,新中國的各個領域都處於“小白”階段,工業水平極其落後,更不要說新興的航空領域。
在二戰中,我們深刻的意識到戰鬥機的重要性,但由於技術封鎖,所以我們所擁有的戰機大多都是靠戰場上繳獲,根本沒有能力自主製造飛機。
好在我國很快迎來了與蘇聯的“蜜月期”,在“老大哥”設備與技術人員的援助下,我國很快建立起了一條完整的戰鬥機生產線。
並藉着這個難得機會,盡最大可能汲取營養,學習技術,開始依照着蘇聯的先進機型,仿製出各種噴氣式飛機,然而模仿容易,我國想要真正完全靠自己的能力製造出戰機,還依舊是難於上青天。
畢竟蘇聯與我們交好也是出於國家利益,援助歸援助,戰機制造的核心技術是斷然不會全盤托出的,這直接導致我國完全沒能力自主製造出飛機的發動機,還是隻能靠高價進口美蘇的成品。
再加上後期中蘇關係破裂,蘇聯撤回了所有援助,我國再一次落入到了毫無頭緒的境地,許多科研專家只能一點點從頭摸索這項核心技術,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,而即使技術有了突破,製造發動機所用到的原材料也是讓我們非常頭疼的問題。
而所需原材料中的“鈷”又是最爲關鍵的一環。
稀缺的“鈷”:
鈷是一種重要的化學元素,它在生物學和工業領域都發揮着重要的作用,也被廣泛用於電池製造。鋰離子電池和鎳氫電池中常用鈷作爲正極材料,它能提供高能量密度和較長的使用壽命。
而在工業方面,鈷更是許多技術的“命門”。由於鈷具有優異的磁性和耐高溫性能,它廣泛用於製造永磁材料和高溫合金。
永磁材料中的鈷能產生強大的磁場,被廣泛應用於電動機、發電機、計算機硬盤等設備中。高溫合金中的鈷能在高溫環境下保持穩定性,用於製造航空發動機、燃氣輪機等高溫設備。
所以我國要想自主製造出發動機,就必須先實現“鈷自由”,事實上,中國所擁有的鈷礦儲量還是相當可觀的,根據相關數據顯示,我國已經探明的鈷礦儲量佔全球的1%,這已經完全滿足了軍工需求。
但是我國也面臨着人口衆多,企業衆多的問題,所以不僅國家軍工業需要大量的鈷,其他的民用產業也同樣有大量需求,光憑藉我國國內這點資源,是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的,那麼也就只剩下另一條路——進口。
但是這也面臨着兩個難題,首先是美西方國家資源封鎖的問題,鈷作爲稀有金屬,發達國家更是將其視若珍寶,這些年來,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又對中國虎視眈眈,生怕中國發展強大影響他們的地位,所以是絕對不肯向我國出售這一資源的。
而另一個問題是,即使這些國家願意出售,高昂的收購資金也是我們難以負擔的,因此這項難題就一直困擾了我們數十年。
然而天無絕人之路,正在我們難有突破之時,鄰國的日本倒是及時爲我們送上了一份“大禮”。
2023年10月港服PS+一档会免开启,诡野西部、木卫四协议上线!
踏破鐵鞋無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:
我國因爲資源頭疼,日本作爲彈丸之地的島國,自然更加苦惱,日本的工業水平也十分先進,所以其國內對於稀有金屬和工業原料的需求量也不比我國少,於是他們也致力於在世界範圍內尋找大量的資源。
2018年,中美之間打響了貿易戰,日本瞅準這個時機,準備好好發展一下新能源產業,計劃在不知不覺中來個“彎道超車”,可要想發展,就必須擁有大量的鈷資源,於是日本立刻開始派遣專業團隊,遠赴非洲開始了探查稀有金屬的工作。
非洲地大物博,但偏偏當地的經濟、科技水平都十分落後,所以一旦在非洲探查出稀有資源,將會是一本萬利的買賣,經過一年左右的探查,日本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與物力,而結果也沒有讓他們失望。
在剛果民主共和國,日本勘察隊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鈷礦羣,其中儲量高達340萬噸,這意味着全球三分之一的鈷資源都集中於此,這讓日本科研人員欣喜若狂,當即把喜報傳送回國,日本政府也立刻展開與剛果政府的談判,並封鎖了相關消息。
在他們的眼裡,這塊“肥肉”已經是唾手可得了,所以日本不免有些“囂張”之態,他們先是儘可能的壓低收購價格,後來又得寸進尺的要求剛果給予他們“售賣權”,這讓剛果政府十分氣惱。
原本最開始時,剛果考慮到日本確實在勘測過程裡做了不少貢獻,所以他們是準備與日本來場互惠互利的合作的,然而現如今看到日本的這副嘴臉,剛果斷然拒絕了這些無理要求,日本眼看剛果不好拿捏,便準備軟硬兼施,先是威脅逼迫剛果簽訂協議,後又採取冷戰向其施壓。
而剛果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,其當局也深知日本與美西方也有勾連,如果到時候把那些國家牽連進來,恐怕剛果還要面臨着更嚴峻的考驗,這時剛果政府則想到了中國,我國一直對剛果十分友好,曾多次援助他們進行基礎建設,而且我國與剛果在多年之前就已經建立了鈷礦方面的合作,過程十分愉快。
而我國也從來沒有恃強凌弱,搶奪其當地資源,所以基於此,剛果也知恩圖報,與其把資源交給日本,還不如把這個大“人情”給了中國,於是在日本還做着春秋大夢時,剛果就已經轉頭和中國簽訂了合同,不僅把鈷礦產股權的一半都轉讓給我國,還把把全部的鈷礦交由我國開發。
有心栽花花不開,無心插柳柳成蔭,如此高質量的資源就如此簡單的被我國收入囊中,實在是意外之喜,而日本也只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結局,可這一切也不過是日本爲自己的貪婪而買單。
而且從前因後果來看,我們之所以能成爲最後的贏家,成功收購這些鈷資源,日本起到的作用不過是陰差陽錯的推波助瀾,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我國一直友好平等的對待其他國家,種下善因,才得善果。
結語:
現如今,我國擁有了這些鈷礦,不僅解決了困擾我們幾十年的難題,也迎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,除此以外,就像我們有能力對鎵和鍺進行出口管制一樣,這些稀有金屬的資源也讓中國在國際社會中也擁有了更多的主動權。
過這也意味着我們將會迎來更多挑戰,但蕭瑟秋風今又是,換了人間,此時的中國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積貧積弱,一窮二白的國家了,我們從苦難中走來,自然也有信心,有決心應對這些艱難險阻,只要堅守正道,順勢而爲,相信那些倒行逆施者最後都會落得與日本一樣的下場,費盡心機到頭來,也是爲我國做嫁衣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