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遙遙領先的iPhone 15,能拼得過華爲Mate60嗎?
蘋果公司再次陷入發新iPhone股價就下跌的輪迴之中。
iPhone 15系列發佈後,蘋果公司股價下跌1.71%,市值減少470億美元(約合人民幣3400億元)。看起來就像是市場在無聲地“用腳投票”看空蘋果,亦或是在反抗蘋果的“擠牙膏”式創新。
打開神秘國家檔案 國發會檔案月啟動同樂會今熱鬧登場
全系靈動島設計、USB Type-C接口、潛望式鏡頭、3nm製程工藝芯片的A17 Pro芯片、鈦合金機身……一眼看過去,蘋果似乎也做了很多很多創新,但爲何依然沒有達到果粉們預期地“遙遙領先”呢?
盛治仁/正義還在遙遠處
正如克里斯坦森在《創新者的窘境》中用硬盤行業的啓示一樣,大多數技術變革都是沿着一個既定的軌道,去延續或強化產品性能的改善過程。
时论广场》美元的价值在偿还 不在掠夺(吴子规)
iPhone 15系列在處理器、攝像頭、機身材質等方面的創新,只不過是延續着以往的路線去創新,去提升產品的性能。對於蘋果公司而言,提升產品的性能有什麼錯呢?讓產品更好用、更實用難道不是手機廠商最關注的焦點嗎?
但消費者並不這樣想,消費者對於iPhone產品有超高的期望,就比如iPhone 5s的指紋識別、首次取消實體home鍵並採用人臉識別的iPhone X,蘋果每次發佈新iPhone,消費者就會帶着這種期望去看待它,希望蘋果公司能再次做出跟市場不一樣的產品,可惜,每次都是滿懷希望而去,最終帶着失望而歸,市場上再也見不到“蘋果,牛X”這類聲音,只有新的配色才能引發消費者的哄搶,其他配色淪爲無人問津的境地。
平平無奇的蘋果,靠什麼贏?
沒有顯著亮點的iPhone 15系列,被網友們貼上了“平平無奇”的標籤,類似的看衰蘋果幾乎每年都可以看到,但市場最終又反過來用實際成績打臉看衰者。
去年秋季蘋果發佈的iPhone 14系列同樣收穫了“平平無奇”的標籤,但市場表現並不算差。蘋果公司2023年Q2季度財報顯示,大中華區營收爲157.58億美元,與去年同期的146.04億美元相比增長7.9%。
知乎大模型来了!知海图AI将赋能创作者、会员等业务场景
爲什麼在蘋果身上會出現,用戶口碑和市場銷量呈現極度反差的情況?平平無奇的蘋果,靠什麼贏?
大陆工业和信息化部长金壮龙:前三季大陆工业经济回升向好
第一,評價者和消費者是兩撥人。對iPhone做出評價的人,要麼是媒體人,他們從產品觀察者的角度對新iPhone做出評價;要麼是普通網友,普通網友更像是“看客”心理,蘋果在宣傳方面並不會用接地氣或者誇張的手法來宣傳,因此,普通網友很有可能就只是“看看”,就做出了評價。
但蘋果的消費者並不這樣,真正的果粉並不太會在意外界對蘋果的評價。他們很多時候就是沒得選,只能買蘋果,果粉最狠的倔強,無非是繼續沿用老產品而不換新,但如果老產品不給力,那麼,只能換新iPhone。
2023是最佳遊戲年?多達25款遊戲獲評90分以上高分 年度遊戲獎落誰家
蘋果的優勢在於它的體系化,包括iPad、iMac、Apple Watch、AirPods等一系列蘋果產品都能連成一個整體,只要你手裡有兩三件蘋果產品,那麼手機用iPhone就是最方便的。華爲、小米、榮耀、vivo、OPPO等廠商雖然也在彌補其他產品線的體系化,但若從軟硬一體化來看,蘋果依然有着領先的優勢。消費者根本沒得選,除非產品出現奇差的口碑,否則,就很難逃離蘋果。
你怎麼評價蘋果,根本影響不了消費者去買iPhone。
第二,二手iPhone手機保值。蘋果的消費羣中,部分來自於華爲、榮耀、小米等機主的轉化,但更多的依然是老蘋果用戶。在目前的二手手機中,蘋果手機最保值。
重回天空!台东森林公园野放凤头苍鹰「秃头」
有手機店主向郭靜的互聯網圈表示,iPhone 15系列發佈後,二手iPhone 14系列的價格只降了一點點,256GB版的二手iPhone 14 Pro現在要6000多元,2021年推出的iPhone 13 Pro 256GB版現在也要近5000元,按照這個價格來看,消費者哪怕兩年換一次手機,相當於只需要花費3000多元,即可置換一臺新iPhone 15 Pro。
正月琪 小說
有網友在某電商平臺測試發現,他的一部iPhone 11 Pro Max現在預估可賣3590元,iPhone 13 Pro Max現在預估可賣6200元。
老iPhone機主,成爲蘋果新iPhone的增量。
第三,最大的殺手鐗——降價。與極客風格的喬布斯不同,庫克深諳銷售之道,特別是在定價策略上。乍看之下,iPhone 15系列與iPhone 14系列定價相同,沒有漲價,此前外界盛傳的iPhone 15系列將漲價的消息,似乎打了一記空拳,兩相對比之下,蘋果看起來是真“良心”。
蚂蚁金服与联合国环境署达成合作 成立绿色金融联盟
iPhone 15和iPhone 15Pro的起售價都沒變,分別爲5999元和7999元。但是,256GB版的iPhone 15 Pro起售價上漲100元,而頂配版的iPhone 15 Pro Max的售價則上漲到13999元,再次刷新iPhone的價格紀錄。如果你不受價格的影響去買產品,漲那麼一點點價格當然無所謂,但如果你仔仔細細去對比,就會發現蘋果的“小套路”。
拋開產品來看,蘋果在市場銷售方面的手段也不能玩出新花樣,無非就是降價促銷。iPhone 12系列,蘋果尚能坐得住,但從iPhone 13系列開始,蘋果就不斷陷入降價促銷的陷阱,iPhone 14依然靠着降價來維持“體面”。
判了!袭击山东泰山,南通球迷被行拘
8000多元的iPhone 15 Pro確實“不香”,但若是降價促銷到7000多元,在加上舊手機值個三四千元,也就是說,僅需再花費三千多元就能換一部新iPhone,誰能抵擋得了這種誘惑?
所以,不能光看iPhone 15系列的平平無奇,也不能看它價格高,即使是頂配版的iPhone 15 Pro Max,後面可能一下子降價2000多元,再去對比的話,iPhone 15系列似乎沒那麼矬。只要你不是第一波衝上去的果粉,後面是可以“撿便宜”的。
對於真正的果粉而言,蘋果手機存在心理溢價,要知道每個人對商品價格的實際感受完全不同,可能你覺得10000多元買一部手機貴,但對於人家來說,就是一部手機而言,不存在貴不貴的問題,好用就行。
莫非鬼撞墙?北屯7旬翁骑铁马迷路到南区
能否打過華爲Mate 60?
張庭、林瑞陽才拿回96套房產 又被爆入股台劇男神公司
蘋果過去兩年的“躺賺”,與華爲的“退隱”有關,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,消費者沒得選,榮耀、小米、vivo、OPPO雖然也在不斷力推高端機,但始終追不上華爲Mate系列和P系列,消費者接受榮耀、小米、vivo、OPPO推出的高端機需要時間,這段空窗期,讓蘋果坐穩了高端機第一的位置。
可惜,蘋果的“好日子”沒能享受太久。
联合国:以色列轰炸难民营或构成战争罪
早在蘋果的iPhone 15系列發佈之前,華爲就沒開發佈會,直接向市場推出最新的華爲Mate 60系列,這款機型的推出喚醒了不少華爲粉絲的熱情,各大平臺上華爲Mate 60都被搶購一空,即使是起售價達6999元的華爲Mate 60 Pro同樣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。
肺炎鏈球菌疫苗 10月放寬65歲以上接種
華爲並未一次性把手裡的牌打完,它還同時推出了華爲Mate 60 Pro+,目前處於預售階段。
華爲Mate 60、華爲Mate 60 Pro以及華爲Mate 60 Pro+對蘋果的壓力在於,其打破了iPhone的稀缺性地位,讓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的機會,而沒有稀缺性的話,究竟有多少人還會選擇iPhone 15系列?這是個問題。
蘋果身上似乎有些當年諾基亞的影子,它一代一代更新,市場份額還不低,也沒做錯什麼,怎麼就突然被市場淘汰了?
智能手機是電子消費品,消費品就會出現強烈對比的現象,在華爲的巔峰期,iPhone在國內的市佔比一度低到10%左右。如今,華爲再次歸來,iPhone 15系列能否打過華爲Mate 60系列,確實是個問題。
這主要取決於兩方面:
第一,華爲Mate 60系列的產能能否跟上。
别轻易说取代:容器不会取代虚拟机
第二,華爲Mate 60系列的產品口碑。
現在的iPhone 15系列和華爲Mate 60系列正處於激烈交鋒狀態,誰能贏還真的很難說。對蘋果而言,過去的“溫水煮青蛙”狀態不存在了。
常熟老人迷失渭塘街头 警方帮他安全归家
與過去蘋果引領安卓機的創新不同,蘋果這次並未推出足夠亮眼的配色,另外,蘋果越看越像在“吃安卓機剩下的”,比如,120Hz屏幕刷新率、主攝升級成4800 萬像素、支持5倍光學變焦的潛望長焦鏡頭、USB-C接口等,都是華爲、榮耀、小米等廠商此前早就用過的。
iPhone 15 Pro系列兩款機型還取消了iPhone“祖傳”的靜音撥片按鈕,改爲採用Action按鍵,該按鍵支持自定義功能,可以選擇快速打開相機或手電筒,啓動語音備忘錄、專注模式、翻譯 app 以及放大器等輔助功能。乍看之下,蘋果也是在創新,但蘋果之前的路數是取消實體按鍵,Action按鍵上進行創下,似乎是在往回倒退。
綜上來看,iPhone 15系列並不會讓人產生心動的感覺,只能等降價。iPhone 15系列不香,但降價後就有可能“變香”。